養殖蠍子的十個技巧

zhaolin 發表於:2019-08-09 15:34

蠍子作為一種藥用動物,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但是,大多數養蠍戶由於缺乏應有的技術和經驗,導致養蠍失敗,經濟受損,下麵來為大家帶來養殖蠍子的十個技巧。

養殖蠍子的十個技巧

一、就近引種

由於不同地區的溫度、土壤等環境因素不同,如果引種的距離跨度太大,蠍子水土不服,引起死亡。因此如果是初次養蠍,一定要到就近的蠍場去引種。

二、少驚嚇

蠍子雖然有著威力十足的尾巴,但實際上是一種非常膽小的動物,如果經常翻動蠍子的窩,會讓它受到驚嚇,這樣蠍子會四處亂竄還會不歸窩,最後會不吃不喝的死去。

養殖蠍子的十個技巧

三、食物要新鮮

蠍子有互相殘食的習性,其實這是可以減少甚至避免的,如果能給蠍子提供新鮮鮮活的昆蟲,蠍子就很少出現互相殘食的情況,因此一定要先解決好飼料問題。

四、孕期護理

蠍子通常會在盛夏季節產仔,如果這時候還把公母蠍混養在一起,母蠍會因為找不到安靜的地方生產而流產,而且公蠍還會把剛生產的小蠍吃掉,所以孕蠍產仔時一定要單獨飼養,保持安靜。

養殖蠍子的十個技巧

五、產期護理

母蠍生產過後,小蠍需要爬到母蠍背上待上一段時間,直到第一次脫殼後才能正常下地生存。如讓母蠍和仔蠍呆在一起10多天,又不供應飼料和水,母蠍餓了、渴了,就會毫不留情地將仔蠍吃掉。

六、幼蠍的飼養

幼蠍在經曆過第一次脫皮後會從母蠍身上下來,此時幼蠍的食欲會大漲,每天需要吃掉一隻小昆蟲,但由於幼蠍的自我捕食能力很弱,如果喂得飼料過大,幼蠍無法殺死的話,幼蠍便會互相殘食。如果沒有足夠的小黃粉蟲或其它小昆蟲,幼蠍是很難長成成蠍的。

養殖蠍子的十個技巧

七、母仔分離

在仔蠍處於28℃一35℃的溫度條件下,8天左右開始在母背上蛻第一次皮,蛻皮後爬下母背開始活動,這時小蠍全身呈乳白色,10小時以後開始變為粉紅色,最後變成褐紅色。母蠍和仔蠍此時都食欲大振,應當立即進行人工分離。具體做法是:先把產仔後的母歇夾出放到原來的成蠍池內和公蠍混放一起並加強飼養,使其盡早吃肥恢複體質後並提前交配,然後再把瓶內的小蠍子連同沙土一起輕輕倒到入小蠍池內進行飼養。這樣分離出的仔蠍基本上是無一傷亡。

八、防逃措施

雖然蠍子不能飛,但是它的爬行能力很強,無論采取何種飼養方式,都要在四周用寬邊透明膠或玻璃條或塑料布圍好貼好,不能讓蠍子趁機跑掉。

養殖蠍子的十個技巧

九、防止水浸

蠍子的呼吸和生殖係統都在身體的下部,因此千萬不能水浸,平時加水要選在白天,加水一次不要太多,泥土有些濕潤就行。給蠍子提供飲用水,用小盤盛幾塊吸水海綿或棉花就行,一般一周換一次新水即可,不要長期讓蠍子喝到變質的水,否則蠍子會病死。

十、防鼠害

蠍子由於本身有毒,因此敵害不多,但如果冬季蠍子處於冬眠狀態,它對老鼠基本上是沒有抵禦能力的;夏天老鼠同樣也會會搶吃黃粉蟲或地鱉蟲等飼料。因此一定要做好防鼠工作。

熱點閱讀
推薦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