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的養殖技術要點

zhaolin 發表於:2019-07-22 10:43

青蛙是田間益蟲,能殺滅害蟲,還能自身育肥,養殖青蛙可以算的上是低成本,高收益了,所以養殖青蛙的人相對較多。下麵小編就給大家介紹青蛙的養殖技術要點。

青蛙的養殖技術要點

一、養殖條件

1、場地選擇:青蛙喜歡安靜的環境,最好選擇安靜、進排水方便、水質幹淨、地勢略高的位置,還要有雜草叢生、溫暖潮濕的環境,單個養殖池麵積以200平方米起,采取生態立體養殖。

2、溫度:青蛙生長適溫為20~30℃,溫度降至10℃以下時攝食與活動逐步減弱,降到5℃以下時開始冬眠,水溫超過32℃以上時活動明顯減弱,溫度超過35℃時會導致青蛙陸續死亡。

3、光照:光照對蛙體新陳代謝、生長、生殖均有促進作用,但是青蛙怕陽光直射,因此養殖時要注意光照環境。

4、水質:水源的好壞,直接影響蝌蚪的成活率及後期青蛙的發病率,蝌蚪時期要求達到漁業水質標準。

青蛙的養殖技術要點width=

二、養殖池建設

青蛙養殖池的設計可以根據具體條件而定,常見的有兩種類型:

1、稻田養蛙:場地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保水能力強、肥力偏差的稻田,四周要設圍牆,牆內壁抹光滑,防止青蛙逃逸,水深10-20厘米,稻田的進出水口設置閘網,以攔阻蝌蚪外逸,在田中另設孵化池,池上設網,以防來自空中的敵害。

2、養殖場的設計

根據青蛙的不同發育期,需要建設不同的養殖場,一般有產卵池、孵化池、蝌蚪池及成蛙池。

①產卵池、孵化池:以200平方米為例,其中在池當中修建寬1.8m,深度0.35m孵化池,池內要保持清潔,不能有任何汙染,同時要保持安靜,否則會影響親蛙產卵和受精卵孵化,場地建設不同孵化池也有所不同。

②蝌蚪池:采斜坡式,高低落差0.25m-0.35m左右,需遮光飼養,泥土地邊用黑色塑料布鋪上,以便清洗池底,並能吸收陽光增設水溫,促進蝌蚪生長,每池飼養一群同樣規格的蝌蚪為好。

③幼蛙、成蛙池:青蛙不常棲於水中,所以池裏的水域不宜太多,應多留陸地以供棲息,池以長方形為好,池裏設3-4條注排溝。

具體的養殖池設計根據實際情況而定,或者谘詢專業養殖機構現場製作。

青蛙的養殖技術要點

三、育苗技術

1、種蛙選擇:種蛙要挑選身體強壯、沒有傷殘、無疾病的,最好是經過第二次產卵的種蛙受精率較高,第三、四年的雌蛙產卵數量雖然多。

2、種蛙放養:種蛙在9~10月份放養,經過選擇後的種蛙按1隻雄蛙2-3隻雌蛙的比例放入產卵池待產,產卵池中要放置水草或種水蓮花,其數量約占水麵的三分之一,種蛙在第二年來年清明節前後開始抱對產卵。

3、青蛙的交配交卵:種蛙在平均氣溫達到16~20℃時開始自由抱對,抱對3~4天就會產卵,產卵時間一般會在早上5~6點、中午11點至1點。

4、采卵及孵化:采卵時間在每天早上10點鍾左右,撈卵網和盛卵網將蛙卵連同附著的水草撈起,放於桶中,再輕輕地放入孵化池內,卵塊顏色較深必須朝上,顏色偏白的一麵,必須朝下,如果方向搞錯,對孵化率有很大的影響;在孵化期,水溫必須保持在20-25°C之間。

青蛙的養殖技術要點

四、青蛙的養殖管理

1、蝌蚪飼養:食用青蛙人工飼養必須從人工采卵後養育孵化,出膜後的蝌蚪在原孵化池或網箱中培育,每平方米水麵放養600-800尾,第4天開始人工投餌,經一周飼養後移入飼養池,大約20-30天後逐步以紅蟲、水蚤、蠅蛆為主食,也可以豆漿、豆渣、豆餅粉、小球藻為主食,加喂一定的魚粉可促其生長,一般每萬尾用15個熟雞蛋揉碎帶水潑喂1-2次。第5天後,改用豆漿、麥麩、豆腐渣配合飼料或米糠及魚粉等飼料,每天投入1-2次,飼料投放在餌料台上,粉末狀餌料先用水調成粘稠狀再潑喂。

①蝌蚪期管理:當發現池水中有氣泡或水質有腐臭味時要立即換新水,一般每3天換一次,天氣幹旱多日,連續高溫時,每2天換一次水。

②變態期管理:蛙卵孵化後70天左右變成為幼蛙。蝌蚪從出現前肢到完全變態的這一階段時期主要靠吸收尾部供給,靠肺呼吸空氣,並開始躍出水麵登陸棲息,當有90%以上蝌蚪變為幼蛙時,即可移入幼蛙池飼養。

2、幼蛙飼養

①強化馴養:用高密度集中圈養可按每平方米100-150隻的密度,圈養在內壁光滑,高度1米以上的水泥池中,池水深20厘米左右,在水麵上放置餌料台,池內不設陸地,迫使幼蛙上台集中采食和棲息。

②誘餌馴食:先用鮮活誘餌料喂1-2天,第3天開始在誘餌中添加20%的人工飼料,以後逐日加大比例,10天後增加到80%“活餌”料,主要有蚯蚓、蠅蛆、小魚蝦、昆蟲、蠍牛和泥鰍等,“死餌”是指蠶蛹幹、動物內髒及配合飼料等。以動帶靜,“死餌”活化,最後過度到完全攝食人工餌料。同時要求投料定時、定量、定位。投料時間,春、秋季在中午前後,夏季在傍晚或早上,每天投料1-2次,每次投料要在1小時左右幼蛙吃完。體重50克以下的幼蛙投餌量應占體重的6-8%,體重100克以上的幼蛙,投餌量應占體重的8-10%。餌料要求新鮮、幹淨和富有營養。

③分級分養:幼蛙馴養20-30天時,應放幹池水,並將大規格的幼蛙按每平方米60-80隻密度轉入成蛙池飼養,小規格幼蛙仍留原池馴養。采用飼餌、室內立體、多層箱籠密集養殖,是養殖青蛙的一種新方法。將青蛙養殖在塑料箱和木箱中,進行小型養殖產量極高,每平方米可養殖數百隻,一般從孵化到成蛙,隻需5個月時間。

3、成蛙飼養

①動物飼料:幼蛙轉入成蛙池後攝食量大,生長速度加快,是形成商品產量的重要時期,需增加動物性飼料的飼喂,主要是人工培養的蠅蛆、蚯蚓、紅蟲、球藻水蚤等高蛋白、高繁殖率的活餌。

②混合飼料:在活餌不足的情況下,可搭配混合飼料,如用菜子餅(粉狀)60%、米糠(或麥麩)30%、大豆粉5%、魚粉5%配合均勻效果較好。

③堆養蚯蚓:在土堆上養蚯蚓,隻要每天傍晚分片在土堆上灑上一些濃度為3-5%的石灰水,蚯蚓即會傾巢而出,充當蛙餌。

④調整密度:成蛙飼養1個月後,蛙體重量達100克時,飼養密度每平方米30隻,2個月後改為每平方米10-15隻,再經短期飼養,即可成為商品蛙上市。

熱點閱讀
推薦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