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斑蛙生活的生態係統

dengjiale 發表於:2019-02-12 14:28

黑斑蛙喜群居,常常幾隻或幾十隻棲息在一起,在繁殖季節,成群聚集在稻田、池塘的靜水中抱對、產卵。白天常躲藏在沼澤、池塘、稻田等水域的雜草、水草中,黃昏後、夜間出來活動、捕食。

黑斑蛙生活的生態係統

黑斑蛙生存環境

黑斑蛙體長約7~8厘米,雄者略小。頭部略呈三s角形,長略大於寬。口闊,吻鈍圓,吻棱不顯,口內鋤骨齒2小團,左右不相遇;近吻端有小形鼻孔2個。眼大而凸出,眼間距窄,眼後方有圓形鼓膜,大而明顯。虎斑蛙是蛙類中體形較大而粗壯的一種,雌性比雄性大,體長可超過12厘米,體重250—500克。它的皮膚極為粗糙,頭部及體側有深色不規則的斑紋。背部呈黃綠色略帶棕色,有十幾行縱向排列的膚棱, 膚棱間散布小疣粒。腹麵白色,也有不規則的斑紋,咽部和胸部還有灰棕色斑。前後肢有橫斑。

黑斑蛙棲息於海拔500-1000米間的水域及附近的草叢中,常與蟾蜍生活在同一水域。

一般在軟土或者軟泥裏垂直向下打洞,其深度在不同緯度地區有差別,主要根據冬季寒冷的程度來決定,蟾蜍的基因裏已經規定了應該打多深的洞。這是因為在進化的過程中,打洞太淺的品種早就被凍死絕種了,而打洞過深終也爬不出來的品種同樣滅絕了,後剩下的是打洞深淺適宜的品種。蟾蜍在洞穴底部開辟適當的空間,以利於儲存空氣,然後伏在軟泥或者鬆土上開始冬眠。

黑斑蛙的養殖條件

1、溫度:黑斑蛙生長適溫為20~30℃,溫度降至10℃以下時攝食與活動逐步減弱,降到5℃以下時開始冬眠,水溫超過32℃以上時活動 明顯減弱,溫度超過35℃時會導致黑斑蛙陸續死亡。

2、濕度:黑斑蛙皮膚沒有保護體內水分蒸發的組織結構,隻靠皮膚腺體分泌的黏液來保持體表的濕度顯然是不夠的,因此棲息環境既要 有水的池塘,還要有雜草叢生、溫暖潮濕的環境。

黑斑蛙生活的生態係統

3、光照:黑斑蛙晝伏夜出,怕陽光直射,但趨弱光,光照對蛙體新陳代謝、生長、生殖均有促進作用,如長期在黑暗處生活其生殖腺難 以發育成熟,甚至停止產卵和排精。

4、水質:黑斑蛙蝌蚪要求蛙池水域有較高的溶氧量,一般要求達到漁業水質標準,成蛙、幼蛙雖然用肺呼吸,但水中的溶氧高對其仍有 良好的作用,PH在7~8為宜,一般鹽度不高於2。

黑斑蛙的食性

1、蝌蚪期:黑斑蛙蝌蚪期為雜食性,植物性、動物性食物都能攝食。蝌蚪孵出後主要靠吸收卵黃囊營養維持生命,3~4天後開始攝食水 中的單細胞藻類和浮遊生物等食物。

2、變態後:黑斑蛙蝌蚪變態成幼蛙後食物以節肢動物昆蟲綱最多,如鞘翅目、雙翅目、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鱗翅目等,還吞食少 量螺類、蝦類及鯉科、鰍科小魚等。

熱點閱讀
推薦閱讀
|